![](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coteacoteart/51ea6a4da0ec5d1c8806acbe2c573159.jpg)
「喔喔,藍絲絨,我有聽過,很好聽,可是沒看過表演。」
這是藍絲絨自嘲排名前三最常聽到的話。
老實說我就是其中一個說這句話的人。
還沒踏進The Wall看他們現場表演以前,我只在youtube上聽過他們第一張專輯中的「樂園」
深沉且具有影像感的一首歌,非現實式幻想的歌詞描述人們對未來與現狀的徬徨
好像20多歲,出了社會後終於發現世界再也不像小時候一心嚮往的那樣單純美麗;或者50歲還是呆坐辦公室,為了家人放棄夢想,換取一個不上不下的職位,面對著閃著冷光的電腦,懷想身分證上還是2字頭時的那個自己對人生的衝勁。
開頭是電吉他簡單的旋律配上口白,中間與尾段也各有一段,旋律穿插著口白的手法,讓整首歌因為沉穩的述說多了許多思考的空間。
回到主題,關於藍絲絨的表演。
10/22 在Tha Wall看了他們的表演,
那不是一場熱鬧的表演,聽眾們不會高舉著象徵Rock的手勢在木地板上跳躍,但情緒在音樂的感染下絕對是沸騰的
主唱「仱」大學時期學得是戲劇,表演中的肢體動作非常具舞台魅力,僅僅是手部動作就擁有豐富的線條與戲劇效果。
藍絲絨主唱 - 仱 攝影/Summer 顏翠萱
令我意外的是曲風,因為先前只聽過一首「樂園」,就在心裡自以為是的為他們的曲風做了一個定位
其實藍絲絨跨足的風格相當廣,你無法給他們一個確切的代名詞,歌德、英式搖滾、日系搖滾都可以在他們的歌曲中聽出一些端倪
攝影/Summer 顏翠萱
從表演曲目上就可以清楚了解到這個團風格上的寬闊,除了年底即將發行的第二張專輯新歌與第一張專輯的歌曲外
中間他們演奏了一首古典樂迷絕對有參與感的曲子,開創探戈音樂新紀元的大師 - Astor Piazzolla的經典名曲「Libertango」
這首「Libertango」被改編成過許多版本,包括大家都熟悉的「馬友友」曾將原本主旋律的手風琴改編成大提琴版本外
日本知名古典吉他演奏家「福田進一」也將之改成攻擊性較弱的古典吉他版
但不管主旋律由哪種樂器演奏,歌曲的框架還是都建立在原版本之上,就是以古典作為出發點
然而藍絲絨卻用「搖滾」單刀直入的切進整首歌的核心。
前奏切分的鼓聲搭配燈光與主唱「仱」迷幻的肢體動作,讓人有一種空間錯置的感覺,
接著「仱」從牛仔褲口袋拿出口琴吹奏主旋律,這個部分不曉得是不是樂器本身的關係,一開始並沒有處理的很漂亮,少了一點勁道
主唱「仱」吹奏口琴 攝影/Summer 顏翠萱
一直輪到吉他手「蔣韜」演奏主旋律,電吉他的力道將聽者情緒帶至一個高點,整首歌才真正的有了生命
不管古典樂迷喜歡與否,都絕對會驚豔於那樣不同於原本熟悉的「Libertango」樣貌。
吉他手「蔣韜」,攝影師本人自述這張照片:「我從來沒有看過The Wall的光芒如此清澈。」 攝影/Summer 顏翠萱
我個人很愛他們的新歌「Haru」,說的是關於在感情挫折上的情緒糾結,主唱「仱」在台上表示是為他的一個朋友而寫
這首歌既寂寥同時帶著憤怒,歌曲末端幾句重複的喃喃自語:I whis I could hold you. 讓人感同身受。
攝影/Summer 顏翠萱
「那個男人」歌詞場景設立在戰場上,「仱」要演唱前淡淡的說:如果有一天我們都要被推上戰場,當然,我不希望這件事發生……
那樣淡然卻有很大的思考空間,或許生活就是一場戰爭,我們不希望發生的事總是事與願違,仍舊每天上演且不停重複著。
攝影/Summer 顏翠萱
「松鼠」是當天唯一一首走輕快路線的歌曲,歌詞與樂曲非常可愛、異想。
攝影/Summer 顏翠萱
「你眼中的光」唱著唱著,我好像也看到了站在舞台上的這群人眼中的光,一種堅持的亮度,微弱卻持續的在閃爍著。
攝影/Summer 顏翠萱
藍絲絨年底將發行第二張專輯《come and go》,是沉澱了一年,試圖走出新方向的作品。
除了10/22 The Wall的表演,11月份藍絲絨還有兩場,分別在地下絲絨與女巫店
藍絲絨官網:
http://bluevelvets.myweb.hinet.net/
藍絲絨10/22 The Wall當天表演曲目觀看:
http://tw.youtube.com/user/frankj3210
延伸推薦:
Astor Piazzolla的經典名曲「Libertango」
馬友友演奏
特別感謝 - 攝影師Summer 顏翠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