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隨身攜帶的音樂除了厭倦好一陣子的Jazz、23年來始終不膩的古典音樂、冷僻的世界音樂、既不主流也跟不上排行榜步調的搖滾樂和實驗性音樂外,
還有一小小個特別的空間,我自己暱稱那叫「靡靡」。

「靡靡」裡頭有王菲、陳綺貞、陳珊妮、范曉萱、楊乃文、蘇打綠等被稱作流行樂手的人的歌曲,占據著極微小的儲存空間卻非常重要。
特別是一個人散步,突然很想讓某首有著熟悉歌詞的歌曲陪伴時。



離別曲
曲:Chopin(Etude,Op.10,NO.3) 詞:陳珊妮

最美的時光 聽搖滾樂 你的臉緊緊貼著我心臟
不慌不忙 青春的低頻將延續播放 越叛逆 越顯感傷
你送了花 粉紅的花 我的笑聲無邪得不像話
再壞的傷 不過就是七月底的陽光燦爛 夏天偷偷刺了一道吻痕在肩膀
那麼多愛 那麼多幸福 那樣的感覺
變成一般 流行的歌

最美的時光 跳舞音樂 震動愛人不安分的心臟
清秀長髮 年輕越搖擺越無限延長 不思議 如此閃亮
我卸了妝 粉紅的妝 曾經是害羞情侶的模樣
再壞的傷 不過就是你和我最好的照片 時間偏偏故意弄髒你我的臉龐
那麼多愛 那麼多幸福 那樣的感覺
變成一般 輕浮哼唱 蕭邦最恨 流行的歌


有天和朋友閒聊,聊到最近彼此在聽的專輯,我毫不猶豫的說出陳珊妮的新專輯「如果還有一件事是重要的」
朋友先是糗我:「你不是最愛那種只有在吃牛排時才會放的音樂嗎?」,接著開始認真評論起陳珊妮的專輯:「說真的,她這張專輯太『黏』了,你不覺得嗎?」

老實說我不太懂那個『黏』字的定義,但就我對朋友的了解與一般人正常狀況下對這個字眼的解讀,似乎不是什麼好評價,帶著稍稍的不以為然。
我的回答是「管它黏不黏,反正我喜歡」,重點是喜歡,撇除喜歡這個前提,再有內涵的音樂都會顯得極度無趣
這就是為什麼有些人Ipod選單裡一輩子都不可能出現歌劇,甚至一聽到女高音就瘋狂皺眉或者大笑,寧可聽嘻哈樂手罵髒話也不想了解波希米亞人的歌詞有什麼意涵,即使波希米亞人是經典名劇
要是不喜歡,再怎麼優秀都不過就是一首噪音。

我很喜歡「離別曲」,在聽的過程中我總不自覺得浮現岩井俊二的電影畫面,或許是因為歌詞正是跟「青春」有關
忘了是在哪裡看到的,評論「青春」這件事本質上一點都不可愛,夾雜了太多複雜與負面的情緒,不停自我抽離、轉化,懷疑整個世界卻得假裝相信什麼繼續向前……,會認為「青春」可愛、歌頌「青春」的人們,往往是因為青春逝去已久,而產生一股莫名的眷戀
這道理有點像戀人遠離以後,才開始憑著記憶摸索他的溫度與氣味,經過「不捨」這層心態的潤飾,什麼都變得很美。

我是認為「青春」可愛的人,
看完這短短的關於評論青春的一兩句話,雖然認同但仍然認為青春應該以可愛的姿態存在一個人生命裡,回憶如果不能像羽毛一樣輕盈,很容易就變成人生裡的一個沉重,而人生本身已經有夠多的沉重了。

陳珊妮的離別曲裡帶著大量的惆悵,卻美得不可思議
在還沒看過MV之前,我聽這首歌的畫面就是類岩井俊二的電影畫面,朦朧、半透明的陽光下站著一個女孩……
陳珊妮將這樣美麗逆光的畫面歸功於Hebe的歌聲。

陳珊妮的音樂對我來說像是大麻,很容易聽了之後陷入一片霧茫茫的沉溺裡,但絕對不是沙發音樂的那種舒適柔軟,有點刺激,幻覺跟理智間矛盾的拔河
每次在初聽她歌曲時,都會忍不住跑出「什麼跟什麼啊!」的想法,比如這次翻唱日本演歌的蘋果花,又比如先前的點絳唇
但這句「什麼跟什麼」總是在第一次聽完後,被毫不被猶豫的按下重播鍵的手推翻,才發現自己已經飄浮在她的音樂造成的幻境裡。

 


突然想上網邀誰一起去看陳珊妮,拿著一顆蘋果相認,在第一個音符奏下時,呢喃的驚嘆:「啊,是以太。」
我想看過岩井俊二 All about Lily Chou-chou(青春電幻物語)的人會知道我在說什麼,哈



如果有一件事是重要的 - 陳珊妮迷你群演唱會
 
時間:2009.2.7(六) 20:00進場 / 20:30
開始地點:TheWALL Livehouse 這牆音樂藝文展演空間
票價:NT.660 
售票端點:博客來售票網、小白兔唱片行
售票時間:2009/1/10(六) PM0300準時同步開賣 

延伸網站:
陳珊妮官方網站 
The Wall 這牆音樂藝文展演空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私˙處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